发布时间:2021-01-28 21:50:48 阅读量:322 作者:珹耀
寺内山崖上凿有多处石窟,现存3大窟19龛造像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慈善寺石窟的佛像丰满圆润,刀法洗炼,代表了隋唐时期佛造像的最高艺术水平,它的建筑和雕刻样式是当时建造石窟的范本,因而显得格外珍贵。正因为慈善寺拥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1992年被确定为第三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这些珍贵的文物也成为各类不法分子觊觎的对象。
宝鸡破获16年前慈善寺佛头被盗案 佛首被多次转卖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16年前,宝鸡麟游县慈善寺内一座菩萨造像佛首被盗,由于当时刑侦技术相对滞后,案件一直没有取得突破。记者今天从宝鸡市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这起16年前慈善寺佛头被盗案终于有了新的进展,十六年前文物积案——慈善寺佛头被盗案告破,盗取佛首的四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专案组正全力追查被盗佛首的下落。
宝鸡市麟游县慈善寺坐落于九成宫东漆水河南岸,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593—600),唐太宗,唐高宗到武则天时期都有扩建,它是隋唐皇帝后妃及大臣在麟游避暑时礼佛的宫廷寺院,鼎盛时僧众多达2000多人。
1997年8月26日,宝鸡麟游县公安局接到慈善寺工作人员报警,称当日早晨巡查寺院时,发现寺内一座菩萨造像佛首不翼而飞。接警后麟游县公安局迅速出警对现场进行勘查,并提取了现场遗留物。由于当时刑侦技术相对滞后,虽经仔细摸排盘查,案件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数年来,社会舆论一直关注着慈善寺的石佛保护问题,宝鸡市公安干警一直没有放弃案件的侦破,仍不断进行摸排和论证分析。
今年,在宝鸡市2013年打击文物违法犯罪“猎鹰”专项行动中,办案人员再次将当年的现场遗留物进行技术分析时,取得了突破,一名冯姓男子进入了警方的视线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宝鸡市公安局立即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专案组研究后决定对冯某实施抓捕。9月,冯某在家中被抓获。经过审讯,冯某如实交代了1997年8月,其伙同其他三人前往麟游县慈善寺盗窃佛头的犯罪事实。专案组立即对其他同案犯展开抓捕,几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入法网。
经进一步审讯,专案组查明,1997年8月,冯某等四人雇佣一辆汽车来到麟游县慈善寺,破坏寺院石窟门锁进入石窟,用钢凿和锤子将一尊菩萨佛像的头部凿下后,又顺手将佛龛内的6张床板抬上汽车随后离开。得手后,他们联系中间人将佛首卖出,在半年时间内佛首被多次转卖。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专案组正全力追查被盗佛首的下落。
(记者 鲁鹏飞 通讯员 李斌)
针对这种情况,武警拉萨市支队将普通话、英语、藏语训练纳入部队专勤专训中,成为专训的重要一课。支队专门为每个中队安排了一名英语水平较高的汉族官兵担任英语教员,挑选了一名精通藏汉语言的藏族官兵担任藏语教员,一名普通话水平较高的官兵担任普通话教员。梳理了各单位执勤中常用的50余条执勤用语,以英语、藏语和汉语三种形式,教授官兵练习。此外,支队还将一些民族风俗习惯和常见的日常交流、办证、执勤等内容进行了归类整理,专门编印了《常用英、藏用语集》,采用汉语拼音、英语单词和藏语三种形式体现,使官兵易学易记。
上一篇: 广西沿边开放蓝皮书出版发行
下一篇: 宁夏发挥自治区独特优势 成中阿开放桥头堡